接下来的三天京城陷入了血雨腥风。
崔家满门、牵扯此案的官员、崔钧安插在户部的亲信,甚至是与崔家交情深厚的门生故吏皆遭到了血一般的清洗。
哪怕你与东境兵败案无关,可只要想查,总能查出罪名来。贪污受贿的罪名往脑袋上一扣,诛你三族没问题。
仅仅数天,受牵连者多达上千之众,刑场上杀得人头滚滚,小儿半夜啼哭。
当今陛下看起来仁厚心善,可真动起手来绝不心软。既然崔家已经倒台,该杀的杀,决不能留。
斩草不除根,贻害万年!
整座京城动荡无比,可身为当事人的武家却安静如常,没有半点风声传出。
武家祠堂里摆放着一排灵位:
镇东大将军武成梁、长子武如柏、次子武如樟、三子武如安、四子武如靖。
武成梁一生只有正妻,从未纳妾,所以四子皆是常如霜所生。即使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有洛云舒的存在,但洛云舒也只是住在武家,并未索取名份。
洛云舒在洛羽光明正大地走进武家大门时说过,既然夫君已经不在了,那名份便没什么意义,安安静静守着武家便好。
长相厮守,好过一纸虚名。
在京城百姓乃至满朝文武眼中,武家真的称得上满门忠烈,四子全都战死沙场,放眼天下难有此勇。
所以当刑部将那些奸臣贪官抓出来杀头的时候,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还朝他们扔烂菜叶子、吐口水,大骂其祖宗十八代。
洛羽恭恭敬敬地给父兄上了三炷香,跪地三拜,眼神中难得流露出一股惋惜与痛心。当初从军入伍,他无数次地幻想过和父兄并肩作战的场面。
可惜,随着葬天涧一战,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常如霜、洛云舒十分欣慰、自豪。
当初年仅十七岁的山村少年,如今已经是武家最坚实的后盾,甚至可以说是大乾朝的一根顶梁柱,镇守西境。
常如霜目光怅然:
“宫里已经传出消息,十天后城外行刑,杀崔家满门。快三年了,你父兄还有五万将士的冤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还没有。”
洛羽微微摇头:
“崔钧父子被斩首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岭东道还有许多崔家余孽。而且……”
“刑部的人已经起程去了东境,最坏的情况无非是崔承肃起兵造反,有南宫烈赶赴东境坐镇,崔承肃人头落地只是时间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