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还没习武,也还是个少年,打不过人家很正常吧……重要的是精神和勇气,老爷,您说是吧?”
朱标端起茶杯,也忍不住笑了。
“正所谓莫欺少年穷,当初那帮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老爹亲自主持行刑,活活凌迟处死了。也算为我们出了一口恶气。”
徐妙锦点了点头。
“没想到啊,大明最为尊贵的几人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青儿姐姐,当时你一定很害怕吧?”
“当然怕得要死,但是他来救我了,虽然就他们两个,我就不怕了。妙锦,你听我的,这次到了定远,咱俩就不出去逛了,就在驿站休息。”
朱标哈哈一笑。
“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可是孝文年间了,定远难道还能出奸臣么?”
“那可难说,你别忘了,定远之前还有朱桓呢。他还是你家亲戚呢,不也不是什么好人。”常青儿嘟囔道。
“这个案子我听说过,朱桓案。当时好像闹得挺大的。那朱桓仗着是先帝的亲戚,祖上对先帝有恩,就在定远为非作歹。不仅强抢民女,还杀人灭口。最后先帝还是迫于形势,不得已杀了他。”
“虽然说迫于形势,但是也有他儿子推波助澜啊!你说是吧,老爷!”
朱标看向窗外,神色自若。
“不管是谁,犯了错就要受到惩罚。皇亲国戚也一样。权力不该凌驾于生命之上,你可以大富大贵,你可以位高权重。但是如果你阻碍了别人生存,那就是恶,那就该受到惩罚。”
“你还真是个大义灭亲的人啊,我们还有孩子要是犯了错,你是不是也会惩罚?”
朱标没有说话,而是徐妙锦替他解围。
“大义灭亲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了践行正义,总要有取舍。我很赞成皇上的观点,善与恶只是一个念头的差距,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所以,人还是要多行善事。”
朱标没想继续谈论这个问题,而是把帘子拉开,看向李三思。
“三思,这次回定远的感觉如何?这可是你的老家。”
李三思的脸上闪过一丝迷茫。
“说不开心激动是假的,可是更多的还是不知所措吧。当初跟老爷从定远离开的时候,我才十几岁,现在呢,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已经是垂垂老矣。而且这个老家,我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甚至连定远的口音都没有了,就好像是异乡人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