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了,老四。这北平最后不还是保住了么,虽然损失大了些,但是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军队没有了可以以后再培养,城墙没有了,可以再建更坚固的。关键是人心呐,人心要是散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朱标走到他们面前。
“燕王朱棣,张家口一战指挥不力,导致兵败,本应处罚。但念在征战蒙古有功,朕特旨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不予赏赐!”
朱棣完全没料到这个结果,只能说朱标身为大哥的气量,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起来吧!”
朱棣缓缓起身,看着这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大哥,只觉得鼻子有些酸。在他的心里,大哥好像一直都是那么优秀,那么无所不能,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看不透的微笑。可是现在的大哥,好像真的老了啊,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对啊,不只是他,而是他们都老了,就连老爹朱元璋,也逝世十多年了
朱标看着眼前这个身披僧衣,却透着睿智与深邃的姚广孝,微笑着说道:“姚卿,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想与你聊聊朕心中的诸多想法。朕自登基,便深感这皇位责任之重大,朕虽自幼接受父皇教诲,可真到这治理天下之时,却仍有诸多困惑。”
姚广孝恭敬地回答:“陛下圣明,陛下心怀天下子民,此乃大明之福。陛下但有所问,贫僧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解惑。”
朱标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朕观这朝堂之上,文臣武将虽人才济济,但派别林立。朕欲推行新政,让大明的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可朕担心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从而引发朝堂动荡。朕该如何平衡这其中的关系呢?”
姚广孝沉思片刻后回答:“陛下,朝堂如棋局,棋子众多且各有其位。陛下欲推行新政,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以观成效。对于大臣们,可恩威并施。对于那些支持新政且能提出有益建议的大臣,陛下可加以赏赐,擢升其官职,以鼓励众人效仿;而对于反对者,陛下需耐心倾听他们的顾虑,若其反对无理,陛下当以天子威严令其遵从,若有合理之处,陛下可修改新政细节。”
朱标微微点头,又道:“朕亦担忧这天下的民生之事。朕听闻民间还有不少百姓饱受贫困之苦,朕想大兴水利,发展农业,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朕怕加重百姓的负担。”
姚广孝回应:“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陛下可以采取以工代赈之法。让百姓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他们足够的报酬,这样既能解决工程所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