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战场上,蓝玉等人正打得兴起。既然朱标已经把话说明白了,那他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以大明军队的素养,打东瀛军队就好像是在以大欺小。他们配备了各式火器火炮,攻城是无往不利。更别说就连人数上,他们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一开始,蓝玉还能找几个理由,就好像什么你们城池有南朝余孽,我们要带兵搜查,或者是我们有一队士兵,在你们城池走丢了。什么?不让进,那就别怪我了,兄弟们动手!
到了后来,蓝玉甚至连理由都懒得找了,直接就是架炮攻城,大炮轰个几轮,对方的城门就倒了,然后直接冲锋。冲进城去便让人用东瀛话高喊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显然东瀛士兵也并不是什么硬骨头,没攻克下一座城池,蓝玉都能收获大量俘虏。到后来,他甚至直接就在城里修了一个战俘营,专门看管俘虏。
与此同时,高丽那边的战火也开始燃烧。
朱标虽然让徐辉祖偷偷摸到高丽都城那,然后再围困,减少一路上不必要的战斗。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高丽就这么大,你足足八万人进入境内,对方怎么能没察觉呢?于是便开始交火。
朱标继位之后,大明王朝处于一个微妙的发展阶段。在审视周边局势时,朱标将目光投向了高丽。高丽在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出现了一些令大明不得不重新考量双方关系的状况,于是朱标决定对高丽用兵。
朱标做出这一决策并非仓促之举。在继位前,他就已经对高丽的局势有所关注。高丽内部政治动荡不安,各方势力争权夺利,这使得高丽的一些政策变得摇摆不定,对大明的态度也时冷时热。而且,高丽在边境地区时有一些侵犯大明边境百姓利益的行为,这对大明边境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当朱标决定对高丽用兵后,整个大明王朝开始了紧张的军事筹备。在朝堂之上,朱标与大臣们仔细商讨作战方略。军事将领们积极献策,他们对高丽的地理环境、军事部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朱标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作战勇猛的将领为主帅,负责统领此次对高丽的征伐。
军队的集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士兵纷纷向着北方边境集结。这些士兵来自不同的卫所,他们有着不同的作战经验和风格,但在统一的训练和指挥下,迅速融为一个整体。他们装备精良,头戴铁盔,身穿厚实的铠甲,手持长枪、大刀等兵器。同时,后勤保障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运作着。大量的粮草从南方的粮仓运往北方,运输的队伍绵延不绝。马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