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软弱,容易被别人左右。所以当个逍遥王爷才是上上策。允熥也是一样。等我走了,你大哥继位之后,一定要诚心辅佐,不得有异心。你们兄弟一定要齐心对外,解决难题,让大明发展起来。”
“父皇,我们答应你,我们一定会好好辅佐大哥。”
朱允炆和朱允熥已经泣不成声,自己的父皇即将离世,又岂能不悲痛。这时候无论朱标说什么,他们都会答应的。更何况这皇位压根不可能有任何竞争的机会,朱雄英从一出生就是皇帝坯子,身为皇太孙朱元璋亲自教导,朱标倾囊相授,他们二人绝没有资格竞争皇位,所以当个逍遥王爷,确实也不错。
“拿圣旨来!我得写传位诏书!”
朱标到了这时候,也不忘给儿子一个名正顺,他颤抖着写完传位诏书,让常青儿用玉玺盖章,毕竟他此刻,连这些力气都没有了。
“行了,你们哥几个该忙就去忙吧,那皇帝的丧事要操办的可太多了。什么陵寝棺椁,都需要你们操心。”
朱标的子女们一个个眼含热泪,却不能违背父皇的意愿,只能冲朱标磕头之后,然后哭着离开。既然儿女的事情已经安排完了,那就该跟老婆们告个别了。
朱雄英,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沉稳。他在朱标的悉心教导下,熟读经史子集,对治国之道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朱标看着朱雄英一点点成长,心中对他寄予了厚望。
在朱标病重期间,他将朱雄英召至榻前。朱雄英看着病弱的父皇,眼中满是悲痛与不舍。朱标微微抬起手,抚摸着朱雄英的头,声音虚弱却透着坚定:“雄英啊,朕的时日不多了,朕将这大明的皇位传于你,你可知这其中的重任?”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父皇,儿臣知晓。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将大明治理得繁荣昌盛。”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朕一生致力于仁政,以宽和待臣民,以友爱待兄弟。你要继续秉持这样的理念。朕在位时,虽努力改革,减轻百姓赋税,重视文化教育,但仍有许多未尽之事。你要关心百姓疾苦,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雄英认真地听着,牢记父皇的每一句话。朱标继续说道:“朝堂之上,众臣皆有各自的心思。你要善于纳谏,分清忠奸。那些忠诚正直的臣子,要给予重用;而对于奸佞之徒,绝不能姑息。”
朱雄英深知这是父皇一生积累的治国经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父皇放心,儿臣会以史为鉴,善用人才,使朝堂清正廉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