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所以一定要防止他们勾结,搞党派!”
朱元璋现在变得越来越爱说教,但是都是讲一些当皇上的心得给他。毕竟现在的朱元璋已经日渐苍老,许多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也知道自己该把这个万斤重担交给儿子了,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总是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朱标也一反常态的没有顶嘴,而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父皇,我记下了!”
随后父子又陷入到了沉默之中,直到朱元璋先开口。
“蓝玉的这帮义子义侄,可比不上咱当初的义子义侄,大明当初的江山,可基本上都是咱那些义子义侄打下来的。”
朱标笑笑。
“那哪有什么可比性啊,您的义子义侄,是沐英,是花荣,是李文忠。那蓝玉的义子义侄是一群什么人。只能说当干爹的出息,连带着子女都出息,哪怕是认的子女!”
朱元璋哈哈一笑。
“你这小子,整天就会哄你爹开心。不过说得也中听。但是要是按你这么说,那咱的亲生儿女,岂不是更有出息?”
朱标直接一脸骄傲地拍了拍胸脯。
“那你以为呢?你儿子我可是治国小能手,战场军师。不仅精通五行八卦,还略通医术,几乎就是全能的代表啊!您就想想,等以后我当了皇帝,那一说出来,古往今来最全能的皇帝是谁啊?人家肯定都会说,是朱标大帝啊!”
朱元璋哈哈一笑。
“你这小子,倒是不谦虚。不过你说的没错,咱也觉得你什么都不错,将来把大明江山交给你,爹放心。”
……
朱樉征讨西番得胜归来,那一日,南京城热闹非凡。城墙上旗帜飘扬,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征西英雄的风采。
朱樉率领着大军,队列整齐地缓缓行进。他骑在高头大马上,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虽面带征尘,却难掩眼中的自豪与骄傲。一路行来,他望着这熟悉的南京城,心中感慨万千。
到达皇宫前,朱元璋率领着众臣早已等候在此。朱樉赶忙下马,疾步上前,单膝跪地:“父皇,儿臣幸不辱使命,征讨西番成功归来。”朱元璋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朕的樉儿果然不负朕望。”说罢,亲自扶起朱樉。
进入宫殿,朱樉开始详细禀报征讨西番之事。他讲述了西番复杂的地形、多样的部落,以及激烈的战斗过程。“父皇,西番之地,部落众多且各怀心思。儿臣初入时,先以怀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