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可能会刁难您......"
“对了林总还说,如果那些邪倭台记者,对您不尊敬,您觉得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就按手边的紧急按钮,我们会立刻中断记者会。”
林彦点了点头,他缓缓摇上车窗。密闭的空间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轻微嗡鸣,和他自己越来越重的心跳声。
他开始浏览那些邪倭台记者的履历资料。
每一名记者的履历,一个比一个夸张……
第一位,江户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曾任邪倭台放送协会国际新闻部首席记者;现任朝日新闻社国际版主编;亚太记者联盟常务理事;曾获普利策国际报道奖提名……
第二位记者履历同样耀眼: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华尔街日报亚洲区前特约评论员;邪倭台新闻社国际事务部副部长;江户国际和平研究所客座教授;着有《东亚近代史再考》等专着……
第三位牛津大学现代史博士;不列颠广播公司前驻东亚首席记者;产经新闻社评论委员会主席;大东亚历史研究会创始人;曾主持不列颠《历史的真相》系列纪录片……
林彦的指尖在资料上滑动,这些金光闪闪的履历,构筑了邪倭台外宣的美好形象,将历史的真相掩藏在那美好的皮囊之下。
他注意到几乎每位记者都有在欧美顶级媒体的任职经历,精通多国语言,文笔犀利。更令人玩味的是,他们大多兼任各类“和平研究所”丶“历史研究会”的职务。
最後一张资料是一位白发老者的照片,旁边的标注让林彦瞳孔微缩。
“松本清志,外交官,九十一岁,原第六师团步兵联队中队长,松本志桥的独生子,受邀作为特别见证人出席。”
照片上的老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脸上的皱纹里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林彦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眼前浮现出金陵沦陷时,那些手持军刀的军官!
而就在这时。
车子终於驶出拥堵路段,加速驶向目的地。远处的青州国际酒店灯火通明,像一座漂浮在夜色中的水晶宫。
林彦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汽车又大约行驶了十分钟。
终於停在了青州国际酒店的大门下。
那座酒店如同一座由水晶与光芒堆砌而成的宫殿,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高达八十八层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霓虹,将整栋建筑包裹在一层流动的光晕之中。主楼顶部“青州国际”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