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颜料和洗笔筒。
\n
兖兖对着镇纸上的小字念:「永和九年,岁在会(hui)……什么?」
\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a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顾迎清说,「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n
顾迎清将他抱上椅子,「今天我们练国画里的"皴",用皴法画石头,大概的脉络离不开"点线面"。」
\n
这是顾迎清小时候学国画打基础时,顾中敏教给她的东西。
\n
她找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举例。
\n
「"点"又有好几种,」顾迎清一边用毛笔在纸上轻点数笔,纸上出现几个不同形状的点,一边解释说,「像半圆形这种,是豆瓣皴;小小的,这叫芝麻皴;点得圆圆的,这是雨点皴,长一点的话就是雨淋墙头皴……短短的,先压、然后再点,叫刺梨皴,你看,是不是像玫瑰花刺一样?这个叫泥里拔钉皴,就像把钉子从泥里拔出来一样,还有米点皴,竖点皴……」
\n
兖兖聚精会神地听着,被顾迎清带着手,握着毛笔,在旁边画出差不多的皴。
\n
随后,她又轻轻画下几笔交会的线条,控制了力道与走向,现于纸上的形状、质地与纹路,俨然就是一块块不同类型的卧石。
\n
用浓墨的笔尖端沾上水,画得圆润一点,是丘;再画得平一点,长一点,是岩。
\n
最后再放平笔尖,画出所谓的马牙皴、小斧皴,添上几笔,赫然成峰。
\n
好在小朋友对画画既有天赋又有兴趣,这是他为数不多能静下心来做的事,学得有模有样,一上午晃眼便过。
\n
顾迎清下午的时候跟程越生那边的公关团队联系上,对方发来当下情况的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