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有此虑,吾初时亦如此认为。”
\n
“但今日之事,让吾察觉其中蹊跷。”
\n
诸葛亮眉宇紧锁,“甘宁非但运走了江夏粮草,更撤走了所有守军,仅余空城一座。”
\n
“如此江夏,虽有地而无兵无粮,主公即便得之,又有何用?”
\n
“犹如鸡肋,食之无滋味,弃之又可惜。”
\n
诸葛亮摇头苦笑,满心无奈。
\n
甘宁之策,实在高妙,似早料定我军会攻江夏,索性放手,既避损失,又保实力,更兼得城中资源,一举两得。
\n
待曹操大军南下,兵力充沛之下,取江夏易如反掌。
\n
此等弃城保全之策,堪称绝计。
\n
慢着……
\n
此计,非浅薄之人所能筹划。
\n
莫非,曹操之谋士并未北归,而是潜藏于荆州?
\n
若真如此,局势堪忧。
\n
正当诸葛亮踌躇之际,刘备却语出惊人:“军师,吾等目标仅为江夏,得江夏,两郡合一,我军实力大增。”
\n
“无兵可募,无粮可耕,春耕在即,挨过此时,百姓粮草自足。”
\n
“何来鸡肋之说?”
\n
闻刘备此言,诸葛亮知其未察其中阴谋,连忙解释道:“主公,我军仅七八万众,守庐江已显捉襟见肘,江夏空城,更无法增兵。”
\n
“若分兵,庐江、江夏皆防线空虚,江东或乘虚而入。甘宁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