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点头,抱拳转身离去。
\n
然,伐庐江之事,他誓不轻言弃。
\n
庐江之地,刘备近日似处祥云之中。
\n
他日夜忙于政务,屡邀庐江豪族族长共商大计,许以厚报,望其助管庐江。
\n
手下匮乏,治郡非易事也。
\n
庐江旧官多源自江东,刘备对琐职不甚介怀。
\n
至于要害之职,则非亲信不可托付,此乃无奈之举,却也是掌控庐江之关键。
\n
数日间,庐江已尽在刘备掌握,江东欲夺回,难矣。
\n
刘备深信,江东之军,不足为惧。
\n
为笼络当地豪族,他许以重利,虽负债累累于未来,然刘备浑然不以为意。
\n
此刻,兵强马壮,地广粮丰,刘备意气风发。
\n
“主公,荆州有信。”
\n
诸葛亮执扇徐步而入,刘备急起迎之,请其上座。
\n
“情形如何?”
\n
刘备面露焦虑。
\n
庐江既定,江东之患暂息,而曹操之威,犹在心头。
\n
“曹操已率军返许昌,大部随行,荆州仅余兵力十余万。”
\n
诸葛亮笑言。
\n
“大善!”
\n
刘备大喜,“曹操北归,吾心甚安!”
\n
自此,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