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猛然想起刚从江东归来的蒋干与庞统,以及蒋干带回的周瑜处盗得的蔡瑁、张允通敌密信。
\n
回想当时,他不禁脊背发凉。
\n
周瑜,东吴大都督,掌控江东大军,岂会让重要信件轻易被盗?而他竟未察觉!
\n
若非蔡瑁道出暗号,二人恐已命丧他手。
\n
“周公瑾,竟借蒋干之手施反间计,瞒天过海。若非军师提醒,我险些铸成大错。”曹操心有余悸。
\n
蔡瑁、张允为水军统帅,辖二十万水军。此二人若失,他何处寻此等水军将领?
\n
精兵强将,方为制胜关键。若无良将,军心必散,战力大减。
\n
届时长江交战,纵有二十万水军,亦难施展威力。
\n
“我不过是过于信任身边之人,若有疑虑,定能早察,无需军师提醒。”曹操感慨。
\n
苏晨凝视曹操,坦诚相陈。
\n
曹操用人,不疑则任,疑则不任,此乃其优点,亦为其缺陷。
\n
用人得当则皆喜,用之不当则必败。
\n
曹操始终坚信蒋干带回的密信为真,只因蒋干言之凿凿。
\n
昔日,曹操因信任蒋干,不幸中周瑜之计。
\n
“唔……军师言之有理,吾确过于自信。”曹操微微点头。
\n
此非他首次因轻信吃亏。
\n
昔日宛城之战,他信任张绣,致其部下带械投降而未整合。
\n
张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