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而我江东兵力仅十二万,如何抗衡?此乃其二。”
\n
“主公身为吴郡太守,食朝廷俸禄,理应尽忠,岂能背弃?此乃天理不容,乃其三。”
\n
“先主公曾有言,形势不利,可归顺朝廷,此乃其四。”
\n
张昭言罢,淡然望向鲁肃,平静说道:“子敬,你怎能让主公行此不忠不义之事,岂不失为臣之道?”
\n
“这……”
\n
鲁肃被张昭一番言辞抢白,不禁长叹。
\n
显然,张昭已决意归顺曹操,不然不会言辞如此强硬。
\n
说到底,皆是利益作怪。
\n
以张家为首的世家大族,恐与张昭同有此念。
\n
向曹操屈服,无损于他们,反能极大地惠及家族。
\n
此乃士族的本质所在。
\n
鲁肃身为士族一员,自是了然于胸。
\n
但你们可曾思量,此举会将主公置于何地?
\n
见鲁肃沉默,张昭微笑转身,向孙权深深鞠躬:“望主公顺应天意,归顺汉室。”
\n
“望主公顺应天意,归顺汉室!”
\n
张昭身后,众文臣纷纷跪下,齐声高呼,响彻大殿。
\n
其中,亦有非士族之人,皆因曹操之书而积极。
\n
曹操笼络人心之术,确比袁绍高明,寥寥数语,便牵动人心向曹。
\n
于是,江东文官群体,无一不主张:主公,宜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