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信赖刘备,源于其累积的仁义之名,然温饱为基。
\n
“夏侯将军,依你之见,刘备军中粮草尚能支撑几何?”陈群忽而发问。
\n
“除去百姓自带,约可供两万人半月之用。”夏侯惇估算道,强调后勤不宜拖累主力。
\n
随后,陈群对夏侯惇言道:“夏侯将军,烦请你率军追击刘备,但需谨记,仅延缓其行,勿轻启战端。”
\n
夏侯惇不解:“刘备近在眼前,何不斩草除根?”
\n
“因百姓之故!”陈群正色道,“若贸然进攻,恐伤及无辜,反招民怨。若能拖延至刘备粮尽,百姓无食,彼时你只需接纳流民,民心自散,刘备必败。”
\n
夏侯惇闻言,深以为然,恭敬作揖:“长文先生之策,既损刘备之名,又保百姓周全,更助丞相得民心,高妙至极。”
\n
陈群苦笑:“此计非我所创,乃受他人锦囊启发。此人布局深远,我至今方悟。”
\n
“此人,真乃奇才!”陈群心中暗赞。
\n
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微光对比明月,无法相提并论。
\n
陈群在曹营多年,从未对人有过敬畏之心。
\n
但此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差距。
\n
“难道,还是丞相?”
\n
夏侯惇未察觉陈群的内心波动,再次打开锦囊,只见最后写道:
\n
“善待百姓,用粮食吸引他们……”
\n
丞相真是神人!
\n
夏侯惇心生敬佩,收好锦囊,整顿队伍,准备应对刘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