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刘备内心渴望,却三次推辞后毅然接受了徐州牧之位,有先例在前。
\n
然而,荆州他不敢轻易接受。
\n
如今荆州军政大权尽在蔡瑁与蒯家之手。
\n
即便他接受,能坐稳吗?蔡瑁怎会甘心?
\n
刘备意识到这一点,当即拒绝。
\n
但拒绝无用,他深知蔡瑁性格,此事之后,自己必将被猜忌。
\n
为避免灾祸,刘备不敢久留,趁刘表逝世之乱,与赵云悄然出城,未参加葬礼。
\n
回新野路上,刘备满心忧虑。
\n
若能取得荆州,他便能逐鹿天下,更接近三分天下的局面。
\n
可惜,可惜。
\n
抵达新野后,刘备向诸葛亮倾诉烦恼。
\n
诸葛亮一听,轻摇羽扇道:“主公,此乃刘表之计。”
\n
刘备猛然一惊,端坐起身,目光疑惑地投向诸葛亮:“军师,此言何意?”
\n
“此乃荆州大事,刘表特意选在临终之际,于文武群臣前向主公发问,表面欲赠荆州,实则暗藏玄机,意在迫使主公离开。”诸葛亮缓缓道出。
\n
“这……怎会如此?”刘备一脸不解,“我与景升兄多年交情,他怎会如此待我?”
\n
“主公可还记得曾与刘表商议继承人之事?”诸葛亮问。
\n
“自然记得,我曾劝景升兄勿废长立幼,以免违背祖制。”刘备点头,疑惑未减,“军师缘何提起此事?”
\n
诸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