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南奔荆州时遇一少年,初谈之下竟引为知己,互以表字相称。
若非诸葛亮当时已具非凡之才,崔钧岂能如此折节下交?
田丰又忆起沮授信中曾言:“左将军刘备讨平六郡后,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因功迁为军师将军,此人或为左将军‘计权合变’者。”
所谓计权合变,顾名思义:计为制定战略,权为灵活调整,合为契合实际,变为应对变化。
即: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动态应对局势变化。
一个青年文士能在征战中由中郎将升任将军,若非有此统筹应变之功,焉能至此?
更令沮授、田丰震惊的是:诸葛亮如今尚不满二十!
思及此处,田丰收起任何轻慢之念。
随后,无论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抑或尧舜之道、孔颜之德,还是谋划算计之策,每当田丰起话头,诸葛亮总能从容应答,言辞间常有不俗之见。
愈是深入交谈,田丰心底的惊讶愈甚!
田丰不知道的是:眼前之人,不仅是当年那令崔钧折服的少年奇才,更是历尽沧桑、身经百战的集大成者。
军政一体,武庙十哲!
文,贯通百家;武,经纬军国!
田丰所想试探的,正是这等人物。
要能难倒最强形态的事后诸葛亮,田丰高低都能入武庙走一圈。
“诸葛先生之博学,我不如也!”
不知谈论了多久,田丰心中难倒对方的念头渐消,甘拜下风。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