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傍晚,刘三柱左手提着一个油纸包,腰间挂着钱袋子,右手牵着一个七岁孩童。
“浩哥儿。”
孩童欢喜地叫着。
刘浩看向来人,欢快地跑了过去:“浪哥儿。”
孩童叫刘浪,听着有些不吉利,是刘三柱老爹取的,说是在江上讨生活,不惧大风大浪的意思,越是不好的名字,反而越皮实。
刘浪确实皮实,从小到大,没有生过病。
两个孩童在一起玩耍,刘三柱将油纸包递给刘浩,从腰间取下钱袋子:“老爷子,您点点,这是卖鱼的钱,总共一两五钱。”
“多谢三爷。”老渔夫连忙接过,面上却是浮现难色。
刘三柱迟疑了下,问道:“老爷子有什么难事?我若能做到,一定帮你办了。”
“这……三爷能否入屋一谈?”老渔夫道。
刘三柱点点头,以为他有什么难言之隐,跟着他进了屋。
进屋之后,老渔夫两腿一弯,便跪了下去:“三爷,我们两口子活不了多少年了,想托您照顾浩子。”
“老爷子快快起来,这又是远亲又是近邻的,您给我跪下,不是磕碜我么?”
刘三柱连忙将他扶起来:“您放心,以后我多过来看看,绝对不会饿着小浩。”
“三爷,我想您收浩子当干儿子。”老渔夫说出心中想法。
“这,这不成,不成。”刘三柱连忙拒绝。
刘浩已经大了,记事了,且不说养大后,会不会孝顺他,只是这个口子一开,镇上那么多孩子,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