溉农田,则西凉可定。”
\n
“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鲜卑各部,鲜卑各部必不敢不听。”张轨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眉如翠羽道。
\n
“将军所言,是要鲜卑各部内讧,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望风归附,那秃发树机能又乞能苟活。”说话是位络腮胡子的人,经风吹日晒后有威猛矫健之感。
\n
那马孝兴百姓约法三章,薄赋敛,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称“关西家给人足”,较之咸宁二年,百姓生活水平大有起色。
\n
同时,在经济上,马隆等也采取一些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的措施,如推行区种法,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读以溉冈卤之田等。使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n
“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n
氐羌居于秦陇之西,既不与汉人同,亦不同羌人同,但深受羌人和是汉人的影响。
\n
对内属氐族的统治上层,一方面封官赐爵,予以羁摩拉拢;另一方面置护西戎校尉,驻长安,管理关中氐、羌、杂胡事务,并派汉族官员司马、护军等加以监督。氐族人民除了受本族大小帅统治,还受晋朝官吏的压榨。晋初规定:“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户绢三匹,绵三斤。”较曹魏时的田租多了一倍。并规定“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近夷“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负担甚重。而且,“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更加深内迁各族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
\n
“那秃发务丸仓皇北顾,领千余人投奔南匈奴去了。”那人名叫李特,字玄休。略阳人。其见解很不寻常,身高八尺,有材力而勇武,善于骑马射箭,性情沉稳刚毅有度量,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因为李特兄弟材力勇武,对待他们非常优厚,作为自己的爪牙。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