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的说唱鼻祖了。牛莲的表达,带动了自己俩哥哥,他们每次都跟着牛莲的末尾重复,跟着哭丧,像是和声。李追远觉得很有意思,且不提他和老太接触过,光是这哭丧的内容,就能让人啼笑皆非了,什么叫孩子们才刚长大你没来得及享福就走了……你们是刚成年么,你们明明一个个的,都当爷爷奶奶了,真想尽孝,哪可能来不及。再联想到上次大胡子家的白事,白天给老娘哭丧得如同真真孝子,却不耽搁晚上带着儿子去干畜生不如的事。所以啊,这白事班子的午后场再能表演,也比不过上午的重头场,那才是真正的戏骨较量。只是,这斋事未免太冷清了些,按理说斋事也该是请人吃饭的。李追远凑到正在抽着烟的李三江面前,问道:“太爷,怎么人这么少,是不请人吃饭么?”可不远处,是看到厨子在那儿忙活的。李三江冷笑一声,道:“半年前老太刚走时,这兄妹仨给老娘办丧事,不仅没请白事队,饭菜也是能节省就节省,弄了顿清汤寡水的玩意儿,村里人随了份子钱过来,不说吃多好吧,连肚子都没填饱。这次办冥寿,村里人就不来了,太不上路子。”李追远明白了,合着这兄妹仨上次是纯把老娘丧事当搂份子钱的手段了。这农村办事收份子钱的传统,本意是大家伙一起群力帮主家把事儿给办了,就算有个别喜欢贪便宜的进来,也基本不会落个亏空。谁知竟遇到这样三个不要脸的。刘金霞此时正坐在供桌后头,被烟火熏得不时拿帕子抹眼泪,但到底还在不停念着经,时不时还拿出一些特定的符纸出来,递给下面的孝子孝女帮忙烧了。她那位置是用来接阴阳的,也就是帮亡者和生者传话沟通。山大爷则铺了个破凉席,坐在西北角,端着水烟袋,不停抽着。李追远回忆起书中内容,以供桌为原点,山大爷位置正好在破煞口,阴风邪气要想进,就得打那儿过。润生也没休息,不停地来回走动,把幡子转着圈,这可是个体力活,又得将幡子转起来又不能让它倒。反倒是自家太爷,坐在棚子下面喝着茶,李追远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瞧不出自家太爷到底持的是哪个方位。但……应该是极重要的。午饭,他们早就吃过了,下午场时,白事班子的演员们集体换了和尚服,扮起了和尚开始敲木鱼念经。有几个谢了顶的,看起来还挺逼真。润生从后厨那里端着碗筷过来,他饿了,人家是喝下午茶,他只要条件允许,那就是吃下午饭。他还很贴心地请李追远一起吃,李追远也没客气,接过一个空碗扒拉一些饭菜就吃了起来。至于秦叔,李追远和润生喊过他了,但他不吃。自打到这里起,秦叔就一直站在棚子边缘处,基本没挪动过。润生在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