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n
他脚步一顿,回头望去,西王母已经重新望向石台上的玉壶,身影在灵雾中显得格外缥缈。墨玄握紧手里的道韵残篇,心里豁然开朗——之前他总担心现代记忆会影响道心,现在才明白,那些记忆里的知识、理念,何尝不是他“道”的一部分?就像他用现代水利知识帮部落引水,用科学思维分析灵植生长,这些都是他独有的“有为”方式。
\n
跟着青鸾往悟道崖走,沿途的景象越发奇特——路边的灵草长得比人还高,草叶上凝结的灵气珠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偶尔有通体雪白的灵鹿从林间跑过,鹿角上挂着的不是露珠,而是细小的灵晶;甚至连空气里的灵气,都带着淡淡的清香,吸入体内,让经脉都觉得舒畅。
\n
“悟道崖在昆仑的最东边,能看到日出时的第一缕霞光,对悟道最有裨益。”青鸾一边飞,一边跟墨玄解释,“那里还有圣人留下的石刻,都是关于‘道’的感悟,你若悟不透残篇,也可以去看看石刻。”
\n
墨玄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手里的道韵残篇上。玉册的封面上,“昆仑道韵残篇”五个字渐渐隐去,露出里面的第一句话:“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这是庄周说过的话,却被昆仑的道韵重新诠释,下面还附着一行小字:“万物皆有道,悟物即悟道,济世即证道。”
\n
他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之前在神农部落种的灵谷——当时他只是想提高产量,却在观察灵谷生长的过程中,悟到了“木系法则”的皮毛;后来救修士,引魂灯里的魂息让他对“功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连这次应对山体滑坡,也是靠“万物沟通”感知到危险,救了李大爷一家。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原来都是在“悟道”。
\n
“原来如此。”墨玄轻声自语,指尖的道韵残篇突然发出淡淡的绿光,与周围的灵气呼应起来。他能感觉到,丹田的金丹旋转得越来越快,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体内酝酿——突破化神期,或许就在这几日了。
\n
青鸾见他神色变化,笑着说:“看来你已经摸到些门道了。悟道崖快到了,前面就是。”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