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改良了发酵工艺。”
韦局长倒了一杯,尝了尝。
“这酒品,上乘啊。”
“这便是三斤玉米酿出两斤酒的洒品。”
韦局长:“这不可能,这种品质,怕是三斤玉米才酿出一斤酒来,我跟酒厂厂长关系好着呢。”
纪君骁,“真没骗您。”
韦局长不相信,他觉得到时候他们肯定要兑水。
“纪同志,你这方案很完美,你们队酿的酒也很好喝,但你要考虑到,万一农民没米下锅怎么办?现在收成都不好,虽然你们队这次侥幸大丰收,但你能保证年年都丰收吗?”
“这是我们队未来三年的产量预测表,即便遇到灾年,储备粮也能撑到收季。另外我昨晚熬夜做了风险预案,这是八项应急预案,包括与邻村粮食置换、社队互助借贷,还有酿酒废料喂猪的循环方案。”
韦局长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又做出这么一大堆东西出来。
搞个酿酒而已,比搞大工程还要细致。
可见他真是下足了功夫。
这家伙若是未来从商,那不得了啊。
韦局长叹了口气,“我明天就召集党委会讨论。不过先说清楚,最终能不能批,还得看集体意见。”
其实风险真的很大啊。
纪君骁大喜,“谢谢局长肯给我们队机会!我保证既能让农民吃饱饭,又能为国家创收!若是你们不相信,欢迎派技术员到我们村去考察。”
“到时候拿成绩说话吧,话说现在的政策……”
书局长没忍住,跟他透露了一些正在计划的政策。
有熟人就是好。
政策还没有落地,便提前知晓。
纪君骁心中早已有盘算,他便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
韦局长最后都听得入迷了。
商业人才,绝对妥妥的商业人才啊。
拿到商业局审批的计划单,1队的玉米酒也酿好了。
这第一季的玉米酒主打一个‘短平快’,仅花二十天就酿好了。
当然了,若不是林染染改良了发酵工艺,不可能将周期缩短,而且品质还这么好。
于是1队一万斤酒抬到酒厂,收到了五千块钱。
五千块钱啊。
这是杨队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杨队长太激动,直接晕过去了!
纪君骁两兄弟掐他的人中,他好久才醒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