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雪兰不婚不育,有些人还担心她晚年孤苦无依,三十多岁的年纪遇到了合适的人,火速结婚生子,三年抱三,这下羡煞旁人了。”周老师笑着给公婆端来了茶水。
“老孟夫妻临走前其实都担心她,但始终没开口催婚催生,现在在天上看到她家庭幸福美满,一连来了三个孩子,估计都笑翻了。”
“有些缘分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靳大夫和雪兰都是属于晚婚晚育的,他们是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万事般好。”
“晚婚晚育没什么不好,年纪大些,思想更加成熟稳重,遇到事情能思虑周全,工作及家境条件都稳定了,对养育孩子更好。”
“唯一不太好的是,女同志年纪大了再生孩子,恢复得怕是没年轻人好,带孩子也没那么多精力。”
“靳大夫他们开了这么多厂,经济条件好,家里请了保姆,雪兰只需生育,不需要亲力亲为照顾,她可以专心调理身体。”
“......”
没过多久,钱进大伯夫妻回来了,钱大伯母一来就问书店经营的事,跟周老师和林君雅比对年收入。
他们两家的书店都是年初开的,这一年下来收入颇丰,利润比预估的还要多,周老师已经计划在市里再加盟一家,夫妻俩最近在选门面地址。
钱大伯母家的书店开在县城,县城人口有限,她不打算再开分店,不过打算在原店铺基础上扩张面积,之前选的门店只有五六十平方,她现在觉得太拥挤狭小了,打算再在隔壁买个店铺,然后打通拓宽。
“小林,你妈还开分店吗?”钱大伯母问她。
“计划再开一个,南城很重视教育,整体学习文化氛围很浓,书店生意都特别好,尤其是学校周边的书店,放学后都是爆满的。”
“我妈不打算在繁华街道开店,她选的书店地址都在名校附近,门面价格便宜,前两个月一直在看店,但还没完全选好。”
周老师常跟徐峰他们联系,知道他们开了三个店了,不过不清楚位置,问她:“君雅,徐峰他们的店是开在学校附近吗?”
“他们第一个店在大学城,在我学校附近,周边有三所大学,光大学生都有六七千人,周边还有很多教职工及中小学,这个店生意挺好的,七八十平的店里有四个员工。”
“第二个店开在市区繁华街道,就是我们上次邀请您去吃饭的饭店附近,周边全是国营厂家属院,有两个中小学,生意没大学城这个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