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开个小厂经营。”
“他们当时下海经商时,很多老同事背后嘲笑,还有些说等着他们亏光家产,很看不起干个体户的,现在这些人都闭嘴了,羡慕得不得了,还有几个也跟着下海来干同行了。”
林佑康他们都不知道这些事,这是头一回听她说,笑了下:“农村乡下人全都削尖了脑袋想进城,做梦都想搞一份国营厂的铁饭碗体面工作,我们还以为所有国营厂效益都很好呢。”
“这谈不上是什么铁饭碗,也只是一份勉强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沈斌是在城里长大的,身边接触的都是本地人,跟他们说着:“城里没想象中那么好,双职工家庭经济稍微好点,日子就能过得稍微宽裕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上班赚钱的,生养的孩子又多,家里亲戚人情往来重,日子会过得很拮据,跟农村人一样难熬。”
“在城里生活,任何东西都要花钱买,家里必须得精打细算,一根葱都得掏钱,喝的水也要花钱买,粮食也是定量供应,要是发放得不及时,家里没个勤俭持家的,很多人口多的家庭到月底就得喝稀饭度日,还得打发孩子跑到郊区农村去找野菜来填肚子。”
“当然了,这也还是比农村生活要好些。”
“农村人种地全靠天吃饭,只有老天爷心情好,粮食丰收,这一年到头才能不饿肚子。天气要是不好,当年的收成差,日子可就比我们难过许多。”
他说的都是现实,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生活上各有各的不易。
有些表面光鲜靓丽的,其实背地里也有说不出的苦,而现在绝大部分人是生活上偏穷苦,忙忙碌碌全是为了那一日三餐。
林佑康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比谁都清楚乡下的日子有多难过,如今战乱结束,进入了和平年代,日子稍微好过些了,只要双手勤劳不懒惰,倒也不至于忍饥挨饿,只不过还离温饱无忧有很大距离。
“现在政策逐渐放开了,很多周边的农村人来城里讨生活了,有些去码头干体力活,有些头脑灵活的收菜来城里摆摊,卖完又从城里批货去农村里走街串巷散卖,进城的农村人数量明显多了。”
李素梅笑着点头,“是的,别说南城这种大城市了,以前我们住在东源县,县城周边的乡下人都挑些山货蔬菜来卖。那时候我受伤住院,靠小雅撑着家里,她也是将自家种的蔬菜全带去城里卖了,攒了点点积蓄,这才开始找别人批货倒货,慢慢的开始改善生活的。”
“君雅很懂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