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闵未曾料到,晋军里也有这样的硬骨头。
他一时间,竟然有些不忍。
讲武堂其实讲过一些关于决战的时候对敌人的处理态度。
例如己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敌人反抗激烈,上策一定是说服其投降。
并且投降之后,一定要按照军队里的明文规定保证俘虏的人身安全。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诞生,是人类科学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社会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尤其是产业需要大量的基层参与之后,人道主义才会诞生。
因为社会基层是弱势群体,而一个社会的运作是需要各个阶层分工协作,缺一不可。
当基层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必然带来产业上的问题。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人道主义其实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后,各方的妥协而产生的。
显然,这个世界还没有进化到这一步。
而讲武堂的对待俘虏的规定,背后根本原因是给别人留一条生路,也是在给自己留一条生路。
没有人能保证每一场战争都赢,并且保证自己的兵马不会被俘虏。
可当敌人不愿意投降的时候,是不需要一直劝降的。
就像现在这种时候。
夏军的火炮对准了那里,在剧烈的火炮声中,一个个不愿意投降的晋军倒下,鲜血染红了旗帜。
很快,城门口的夏军火炮被推进去,早已准备好的刀斧手也紧随而至。
接下来,大将军炮对准了前面残余的晋军,火炮的怒吼下,外城附近最后一个坚守的晋军倒下。
于是,更多的刀斧手如同钢铁洪流一样涌进去,占据了各条街道,向里面推进。
在里面,依然还有晋军安排的防御。
只不过,今日解闵将所有的精锐全部调集进城了。
一共两万精锐,足以将每一条街道都占领。
午后,双方在城内的每一条街道展开殊死的搏杀。
甚至不少民众也参与进来,他们愤怒地向夏军挥刀,大声的喊骂:“你们这些畜生,毁灭我们的家园,跟你们拼了!”
在披着重甲的精锐面前,他们实在不堪一击。
有的被密集的弩箭射成刺猬,有的被刀削掉脑袋,砍裂开脸庞。
等在小巷遇到晋军后,双方则在拥挤的小巷搏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