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顺便表达一下老母亲对儿子们的思念之情。
\n
同时还要给在书院当院长的哥哥给带一份,给二儿子就要给他师傅家也备上一份。
\n
而且给老师的,得只多不少。
\n
光是人情往来就是一笔支出,幸好忠勇侯是武将出身,当时跟着皇帝一路杀进来,陪着皇上登上皇位,抄了不少家。
\n
忠勇侯脑子活泛,没少自留。
\n
所以忠勇侯的家底还是很丰厚的,家中原本也不是草根出身,虽然世代的官职不高,但是也算有所积累。
\n
就是小官不好当,家里人脉算是认识一些,钱也不多。
\n
京中物价贵,仅凭做官那点子俸禄能维持正常生活都不容易。
\n
除此之外,陈玉壶坚持给远在边关的侯爷写信,她不但自己写,还让孩子们都写。
\n
孩子们一点就透,不管是读书的,习武的,还是家中的女孩儿,都知道给亲爹写信。
\n
陈玉壶后来甚至让姨娘也都跟着写。
\n
远在边关的侯爷每次收到家书厚厚的一沓,从开始的惊愕,到后来甚至习惯了大家的调侃。
\n
一沓的信纸,每封拆开都要费点时间。
\n
侯爷收到了妾室的信,很意外,但是没回。
\n
反而回信给了陈玉壶,说夫人太仁慈,养大了她们的心。
\n
收到回信的陈玉壶,正在吃锅子,天冷了,应该吃点热乎的。
\n
热乎的锅子暖不了陈玉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