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52年12月13日,澜沧南部沙拉湾省的首府沙拉湾。
\n
第五军的前线指挥部内,新任第五军军长陈继文站在东印度地区沙盘地图面前,指着地图上面湄公河,问道。
\n
"湄公河的河道修整得怎么样了?"
\n
"可以通航多少吨的船只?"
\n
第五军的参谋长陆志鹏看了看手上的报告,
\n
"经过大半年的修整,澜沧境内的湄公河的河道已经恢复通航。"
\n
"250吨到300吨的驳船或者运输船,在湄公河上行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n
陈继文听完后,稍微放松了一些,虽然澜沧境内的湄公河通航能力比他预想的要小了很多,但是足够了,最起码不用担心第五军南下时的后勤问题。
\n
"军长,我们南下的最大阻碍就是澜沧境内的巴色,高卢鸡的军队在巴色这里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n
"如果不能解决巴色的高卢鸡军队,彻底占领巴色这座要塞,我们的南下将无从谈起!"
\n
"而且湄公河唯一不能通航的地方,就是巴色孔瀑布这一段,我们攻占巴色后需要在这里建立后勤物资的中转站,修复这里连接高棉的铁路,并且要派重兵驻守。"参谋长陆志鹏把第五军南下的的困难说出来,当初高卢鸡从澜沧全面撤退,却唯独没有放弃澜沧南部的巴色。
\n
巴色一带瀑布众多,湄公河水运不通,只能通过铁路转运,巴色可以说是高卢鸡防守湄公河平原的北大门。
\n
如果巴色被复兴军攻占,那么复兴军就可以顺着湄公河而下,长驱直入,直接进攻高棉和占城了。
\n
这样一处战略要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