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随着澜沧的雨季到来,湄公河及其支流水位暴涨,山区道路泥泞难行,交通逐渐瘫痪。军队的步枪,火炮,弹药等后勤物资都难以运输到前线,导致高卢鸡军队被迫撤退。
\n
高卢鸡军队在撤退时,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唯一的补给线也被切断了,同时军队的大量物资被洪水冲毁。
\n
平常依赖的空中补给因云层过厚和山区气流紊乱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进行空投,后撤的部队连最基本的弹药和粮食都没办法进行补给。
\n
同时,澜沧湿热的环境引发疟疾、痢疾等传染病,高卢鸡军队的士兵患病率激增,第2机动兵团因疟疾减员达30%,只能原地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n
在高卢鸡军队大规模后撤时,南同盟和和巴特寮(澜沧的爱国阵线)利用雨季和地形的掩护对高卢鸡的军队开展游击战,南同盟的部队借着雨季密林的隐蔽性进行急行军,突袭了高卢鸡在澜沧的各个据点,迫使高卢鸡放弃了靠近山区的据点。
\n
南同盟在雨季发动的频繁袭扰,迫使高卢鸡的军队陷入了被动防御,南同盟对高卢鸡控制的琅勃拉邦-万象公路进行袭扰,导致法军运输车队损失率达40%。
\n
高卢鸡的殖民政府正式决定从澜沧进行撤退,把仅有的主力南下,保住湄公河平原,同时把澜沧交给安南管辖。
\n
10月末,高卢鸡的军队选择在雨季结束前撤退,这样他们就可以借助澜沧的恶劣天气掩盖行军踪迹,减少南同盟对他们的追击造成的伤亡。
\n
长安(河内)的百草公园一号(前总督府)的会议室内,李崇文和高卢鸡殖民政府特使,在鹰酱的公使史密斯的见证下,正式签订了关于澜沧的条约。
\n
条约规定,高卢鸡殖民政府将澜沧的管理权正式交给安南,由安南代替殖民政府管辖澜沧的一切。
\n
复兴军获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