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自皇城荡出,九响而止。
街坊间的人先是一怔,继而面面相觑。
卖炊饼的商贩停了担子,侧耳细听;茶肆里说书先生合了折扇,满座寂然。
不知是谁带的头,众人跪伏在地,以额触土,高声痛哭起来。
皇上驾崩了。
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大街小巷。
城隍庙前的老槐树下,三五个孩童追逐嬉闹,全然不察钟声何意。忽被各自娘亲扯住,强按着跪了一地。
老百姓们心中戚戚惶惶。
有人担心自家尚未婚嫁的儿女,要白白被耽搁三年。
有人担心新君登基,政令波动,是否会影响自家的生计。
还有人想到了“谋逆”的瑾王,是否会继续生事,带来无休止的战事。
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担忧,哭起来也就越发卖力。
宫中,萧宝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紧紧抱着德丰帝不让宫人为他更衣,最后还是被秦嬷嬷半哄半劝,才终于拉开了。
萧婉贞“带病”入宫,也狠狠地哭了一场。
她哭得真心实意,几乎背过气去。
父皇怎么就驾崩了呢?父皇驾崩了,太子登基,她们先前的筹谋和安排,又还有什么用?
待太子坐稳皇位,腾出手来,岂会放过自己?
萧婉贞心乱如麻,原本是装的病,眼下倒像是真的要病倒了。
帝崩,丧仪繁复,非旦夕可成。
然国不可无主,朝政亦不可久悬。
群臣悲恸之际,奏请太子先行登基,待大典毕,再行安葬德丰帝。
且诸藩王正星夜兼程返京,亦可令诸皇子尽孝送终。
此番提议引来了一番争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认为皇上驾崩,应当尽早入土为安,余事皆可后议。
双方争执未决,最后钦天监占卜得吉日——腊月二十宜下葬,距今尚有半月有余,如此,反对之声方渐弱。
帝王葬期关乎国运,若因异议而生变故,无人可担此责。
幸而天气寒冷,德丰帝的尸身可暂存无虞。
萧晏临因德丰帝的驾崩满心悲痛,原本就清瘦的少年人,身板越发单薄,面容也消瘦许多。
然社稷为重,他在群臣劝进下,强抑悲恸,敕钦天监另择吉日,以备登基大典。
腊月初十,钦天监卜得登基大典之上吉。
时距大典仅七日之期,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