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到村子里后,受尽本地人的欺凌。
最终到死都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
这种事太多了。
王峰这辈子,一定不会让李文静重蹈覆辙。
伯侄两个聊着,拖拉机已经进了城。
王峰说他一时半会办不完事,让大伯那边别等他。
王志军唠叨,嘱咐了几句后,开着拖拉机去了供销社那边。
这时候王峰有些饥肠辘辘。
这种饿让他一现代重生回来的人,很是不适应。
忍着饿到了县罐头厂。
有李尚明的介绍信,一切都比较的顺利。
他进了厂后,很快见到了一个叫江大海的青年。
厂里销售科的。
和江大海一聊,王峰更加不淡定了。
厂里急缺懂英语的骨干技术人才。
而且还是那种卡住了他们厂命门的重要性。
所以厂里给出的技术酬劳特别高!
这年代还处在打倒米帝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余威之中。
学校里甚至都没有英文这一门课。
你让无产阶级的同志,去学资本主义的语?
那不是扯淡吗?不丢无产阶级的风骨吗?
王峰之所以能自学,那是因为他们青山大队里有一个劳动改造的人,以前是大学里的一个归国华裔教授。
给了他很多书,偷偷学的。
也就是说,整个县,哪怕是整个市,省,懂英文的人都少之又少。
国营厂也给上面打过报告。
但上面也紧缺,谁管得了他们的需求?
就这样,他们只能够对外开出了巨高的报酬。
二十元,一千字!
要知道,该国营厂的普通工人工资,一个月也不过二十元每个月。
管理层,坐在办公室的厂干部,一个月也就三十来块。
翻译一千字,就可以拿到二十块的报酬。
别人想都不敢想。
当然了,不符合规矩,厂里也是偷偷的在外找懂英语的技术骨干。
最关键是,厂里需要翻译的信件,合同等等,已经堆积如山。
他们厂长后来知道厂里来了个懂英语的技术骨干之后。
很是重视,马上过来和王峰见了一面。
最终达成了合作。
每隔五天来一次他们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