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n
陆承安也如愿有了一间安身的小院。
\n
男孩母子俩一开始说什么都要搬出去,最后被陆承安以聘请他们烧水做饭打扫卫生为由留了下来。
\n
从那以后,陆承安便与这母子俩一起住了下来。
\n
男孩没有名字,也没有姓氏,因为在他之前,他还有个兄长,幼年时因病早夭,所以他母亲就叫他二郎。
\n
听说陆承安是个读书人,妇人便请求陆承安帮忙取个名字,将来百年之后,也算是在这世上留过名的人。
\n
陆承安想了想,便借申州城的申作为他的姓,给他取名申启,寓意着他的血脉传承,由他这一代正式开始开启,向着千百代之后流传了。
\n
申启因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极为孝顺。
\n
陆承安救了他母亲的命,所以在他的心里陆承安便是仅次于他母亲的大恩人。
\n
对于陆承安的话言听计从。
\n
陆承安见他忠厚老实,又是至孝之人,虽然并不算有多聪慧,但还是让他每日跟随公孙玥一起随他读书求学,先当做记名弟子。
\n
等过段时间再观察,若申启能够始终保持着诚恳的求学态度,哪怕学不会也不会轻易放弃,那他就会将申启正式收入门墙。
\n
就这样,陆承安在京都书院之外又有了第二个传道之地。
\n
而这处传道之地却只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
\n
陆承安打算花半年的时间来带公孙玥入门,之后他便会继续游历,往东南,去东吴境内。
\n
之后的日子很平静,每日带着公孙玥和申启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