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玉氏留下一些东西后走了。
蔡嬷嬷带着婢女把那些东西搬进明月居的小库房里。
看到一个木匣子十分别致,蔡嬷嬷眼睛一亮,直接拿起来揣在自己怀中,回头朝正屋看过来。
宋衔月垂着眼坐在窗边,安安静静地不知在想什么。
蔡嬷嬷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说:这东西老奴瞧着挺精巧的,放在库房别给碰坏了,老奴亲自帮小姐收着吧。
理所当然的根本不需要宋衔月的回应。
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所有人见怪不怪,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宋衔月是英国公府遗落民间的嫡女。
被找回国公府后,宋夫人为她配了下人。
贴身照看的除去青苗外,还有一个叫做眠玉的一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四个粗使的,四个小厮。
管事嬷嬷两个。
蔡嬷嬷管着银钱细软,刘嬷嬷管着饮食和院落洒扫。
宋衔月嫁入谢家,这些人也随她陪嫁而来。
这些仆人跟随宋衔月起码五年有余,可这一次宋衔月出事,却只有青苗一个跟着去到北苑。
宋衔月和青苗被关那么多天,只有一个叫吉祥的粗使丫头悄悄给她们送过包子。
其余人则完全是事不关己的姿态。
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宋衔月会觉得北苑苦寒,自己被顾氏罚进去是逃不脱的,但下人们又没有犯错,
不必跟着自己去里面受苦。
至于下人不曾悄悄帮衬,那也是下人碍于顾氏不敢帮衬。
或者她甚至会反省是不是自己平日对待下人不好,没施下恩德,她们到了危难时刻才不帮衬。
她从来都为别人想好了理由,也从来不怪罪。
像蔡嬷嬷私拿她的东西这种事情,她以前也能温温顺顺地对蔡嬷嬷说一声好,辛苦您了。
最后那些东西基本都进了蔡嬷嬷的腰包,再见不到。
她也从不追究。
青苗为这些事情愤愤不平。
可宋衔月总是忍着。
说蔡嬷嬷是母亲派来照看她的,不好算的太清楚,撕破脸皮闹到母亲那里,母亲只会觉得她不懂事。
可如今大梦一场,她彻底明白了。
善良和忍让就是给别人欺辱自己的机会。
而且她这院里伺候的下人,除去青苗外就是那个吉祥将她认真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