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凭云的第二问是:“大?邺律法可?有明文规定,不准贱民读书求道?”
赵太傅道:“高祖立国,尊崇儒道,伸张有教无类,并未有此?规定。”
李凭云的第三问是:“贱民可?以读书求道,科举明文规定,士子可?投牃自荐,却又禁止贱民应举,请问是贱民读书问道错了,还是律令矛盾了?”
眼看赵太傅没有回答这一问,陈国公提醒:“太傅,此?贱民擅长?诡辩,可?别被他绕进去了,科举明文规定贱民不得应举,防的就是这种有些小的才能,却没德行之人。”
刘舍人亦道:“咱们这些臣子,都是官学出身,一步步考功上来的。不敢说自己学问做的多好,但一颗忠正之心,上无愧于君,下不惭于民,那贱民是在何等处境下长?大??娼优!奴仆!隶卒!不能让一滴墨,污了满池清水。”
刘舍人是赵太傅的学生?,他的话,八成就是赵太傅的意见。
赵太傅扬声道:“诸公可?以开始判决了。若认为李凭云无罪者,请将自己的鱼符挂在树上。”
整个?国子监沉寂了很久,蝉鸣声也逐渐式微。
一个?身影上前将自己的鱼符挂在树上,打破沉寂。挂鱼符的人是御史台的高程,众所周知他同李凭云交情深厚,若这时他不站出来,倒是太过忘恩负义了。
此?外,便没有了。
几只鱼符在风中摇曳,显得孤单。
礼部有几个?受过李凭云恩惠的官员,想要?把自己的鱼符挂上去,但树下持刀的禁军让他们望而却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