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非读书人六子,他讽刺道:“读书不为功名,难不成是为了跟孔夫子唠嗑么?”
赵鸢一时无言反驳。
田早河看出赵鸢的哀愁,道:“赵主簿,办学堂是双方的买卖,咱们愿意教书,也得百姓愿意学。眼下咱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让老百姓看到,在太和县,读书是能出人头地的,他们看到了甜头,自然愿意投入其中。”
赵鸢道:“正好秋试在即,若太和县能出个乡贡,百姓就能看到读书的希望,他们有了读书的意图,这事就好办多了。”
六子提醒这两个书呆子:“二位大人,别忘了,陇右一共十七个乡贡名额,肃州只得两个,底下五个县,几百号书生争这两个名额,万一太和县送去的十五个举子,一个都没中呢?”
赵鸢与田早河对视一眼,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
田早河道:“就算肃州只有两个乡贡名额,其中一个,一定属于太和县的举子。”
赵鸢道:“我是国子监出来的生徒,我能肯定地说,高程这少年的才华,放眼国子监,没人能及他。今年秋试,只要他不发挥失常,州里的乡贡非他莫属。”
二人一拍即合,由田早河去劝说解试落榜书生来县里教书,赵鸢则负责鼓舞即将前往州里参加秋试的举子。
双管齐下,剩下的,只有钱的问题了。
六子出谋划策:“这简单啊,找李大人,他肯定有办法。”
赵鸢已经养成了“遇事不定李凭云”的陋习,只要旁人在她耳旁轻轻吹风,她就滑溜去了李凭云身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