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德的手开始微微发抖!
他作为老专家,太清楚这些记录的份量了!
这绝不是瞎搞!这是极其严谨、科学的试验过程!
其数据记录的详实程度,甚至超过了他所在的县农科所!
那个简陋的恒温箱,竟然能将温度波动控制在±0.5c?
这怎么可能?!
“这...这温度记录...”
郑明德指着恒温箱记录条,声音发干。
“哦,那个啊。”
陈建华语气平淡:“我自己改装的,加了个双金属片温控器和一个小风扇,利用井水循环辅助散热,精度还行。”
郑明德:“……”
改装?
双金属片?
井水循环?
他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冲击。
陈建华没给他喘息的机会,拿起一个烧杯,从旁边一个正在翻堆的发酵床中层取了点样本,又从一个刚铺设好、尚未进猪的发酵床取了点样本,再取了一点新鲜配好的菌种培养液。
“郑专家,口说无凭,您既然是权威,想必有办法快速检测活性。”
陈建华将三个样本递过去:“您现场检测一下,看看我们的菌种活性如何?看看我们正在工作的发酵床,核心菌群是否占优?看看我们新配的基料,是否如您所说比例混乱、杂质过多?”
“或者,您需要更专业的设备,我们可以等,一起送去县农科院?”
郑明德的额头冒出了冷汗!
他哪有随身携带精密检测设备?
他之前的否定,更多是基于对土法的偏见和吴明的片面之词!
这个年代科学刚起步,乡下的泥腿子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所以他才过来,结果没想到,陈建华这个泥腿子居然知道,甚至还知道怎么做?
甚至他都做不出来!
看着眼前详实到可怕的记录、省农科院的公章、以及陈建华那咄咄逼人的现场检测要求,他骑虎难下!
他硬着头皮,拿出随身携带的简易显微镜,现场观察了菌种液和发酵床样本。
镜下的景象让他心头剧震。
菌种液里目标菌种活力旺盛,形态典型;正在工作的发酵床样本中,分解纤维和粪污的核心菌群占据绝对优势。
新基料样本混合均匀,杂质远比他想象的要少!
事实胜于雄辩!
在铁一般的数据和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