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去,但胜在手巧,和宋大志搭个伴,也能赚七八个公分。
\n
并且,宋苗也有自己的手艺--编竹席。
\n
两天晚上打一根竹席,托宋向文带到城里换点针头线脑和盐,还是绰绰有余的。
\n
凉席卖不出去的时候,宋苗也会编点簸箕、开口簸箕、制点锅刷、竹锅盖之类的。
\n
虽然比不过宋大志箍的木盆木桶,但多少也能算个进项。
\n
这手艺还是三奶奶从娘家那边带过来的,见宋苗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这才传给了她。
\n
不过,宋苗也不是个忘本的。
\n
打从她跟着三奶奶学艺开始,三奶奶就再也没有上山砍过一根竹子。
\n
有了一技之长,宋苗也没有忘本,逢年过节什么的,都会往三奶奶家走一趟。
\n
而宋苗打的竹席、编的簸箕、开口簸箕、制的锅刷、竹锅盖……也从没有在镇上买过。
\n
只是这些年,三奶奶年纪大了,媳妇和闺女的手艺也拿不出手,十里八村的找上门来,宋苗才“勉为其难”的置换一些给乡亲们。
\n
什么野菜、药材、皮毛、粮食……别人不收的,宋苗都收。
\n
大部分由自己消耗,小部分用不上的,则交给宋向文带到城里去换药材。
\n
宋向文也从来没有让宋苗失望过,这么多年来,家里就没缺过东西使。
\n
所以,宋向文让宋大志忙里忙外的张罗,宋苗也从来不多说一句。
\n
甚至,跟着宋向文学着认识药材,处理药材,把宋向文当亲大哥一般敬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