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青岗子的。
\n
可谁让这片青岗树林藏得深,这么多年落下的青岗子到现在都没有人来捡,全都便宜了宋向文。
\n
只几个小时而已,背篓就满了。
\n
宋向文干脆把他的道袍脱了下来,打上几个结当包袱使。
\n
即便如此,也没有撑多久。
\n
就在宋向文犹豫着要不要把裤子也拿来用的时候,宋大志背着背篓、拿着麻袋过来,解除了他的窘境。
\n
看到漫山遍野的青岗子,宋大志毫不犹豫的投入到了“捡便宜”的工作中。
\n
天边最后一丝光亮都被黑暗吞没,宋向文和宋大志师兄弟俩这才咬着手电筒,带着他们的收获回了家。
\n
把凉透了的红薯吞下肚,师兄弟俩把青岗子平铺在后院的条石地板上,略微冲了冲,便沉沉睡了过去。
\n
六月的太阳正好,青岗子暴晒三五天,青皮水分蒸发收缩出现褶皱裂纹时,用木棍轻敲缝隙,便会呈片状脱落。
\n
把果皮拿来当柴火,果仁泡在陶缸里,隔三差五的换换水。
\n
等涩味去除后,这才磨成粉,加水过滤,放回缸里沉淀。
\n
把上面的水分倒掉,下面的淀粉起出来晒干,得到了大半袋的橡子面。
\n
打那以后,捡青岗子就成了宋大志的日常。
\n
至于宋向文?
\n
作为十里八乡唯一的“先生”,偶尔离岗一下还行,时间长了可不行。
\n
再说了,他还得去城里呢!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