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递给阿黄看,画面里的街景几乎没有抖动,“悬挂系统是不是改过?”阿黄握着方向盘轻笑:“中山的老街道多,这车型的空气悬架比普通公交软15%,过减速带时震动幅度能降40%。”
\n
武深高速的指示牌刚闪过,阿黄就把车速定在90公里。车身的绿色涂装在阳光下泛着哑光,与路边的樟树叶子连成片流动的绿。《黄昏海岸线(dj)》的鼓点渐强时,胡桃突然站到车厢中部,红色裙摆随着节奏旋转,裙角扫过座椅的仿皮面料,带起串细碎的摩擦声。“钟离先生快看!”她举着拍立得拍后视镜,画面里武汉的轮廓正变成雾中的剪影,像幅被水墨晕开的画。
\n
赤壁服务区的充电桩刚启动,阿黄就注意到国网快充桩的功率显示“120kw”。“比武汉的充电桩快30%,”他摸着宁德时代电池的散热孔,温度比在市区行驶时高了5c,“604ah容量,充到80%正好够跑剩下的210公里。”甘雨举着平板画充电枪与车身的连接点,笔尖在“自动前门内摆门”的液压杆旁停顿:“这结构跟璃月的水车连杆原理相通,都是靠压力传动。”
\n
服务区的热干面摊飘来香气时,芙宁娜正对着车载电视学楚剧唱腔。“长沙的臭豆腐据说比武汉的臭3倍,”她往嘴里塞着赤壁鱼糕,突然指着窗外笑,“你的车在湖南的服务区里像个异类!”阿黄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绿色的中山公交涂装在一众灰黑色的货车里格外扎眼,后门的塞拉门在风中轻轻晃动,像片眨动的绿叶。
\n
重新上路时,阿黄切了首《黄昏海岸线》的原声版。舒缓的旋律里,钟离先生翻开怀表,内侧的“光绪二十六年”字样与中控屏上的“2025”年份在阳光下重叠。“从武汉到长沙,”他指尖划过表盘,“光绪年间需乘3天帆船,如今车轮5小时便能抵达,倒是应了‘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意境。”神里绫华突然指着窗外:“那是京广高铁的cr400af!”阿黄立刻减速,红米turbo4pro的慢动作模式把高铁与公交并行的瞬间拍得无比清晰——钢与铁的邂逅,快与慢的交响。
\n
车过岳阳时,洞庭湖的水汽混着稻花香飘进车厢。几人把车窗开了道缝,风里的湿度让红米watch5的传感器轻轻震动。“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