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下百公里电耗85度,比中山的k9高10度,可能是因为西安这边冬天要开暖气。”芙宁娜正用折叠屏看延安拍的vlog,画面里红色公交驶过窑洞群,报站声混着陕北民歌:“下一站,杨家岭革命旧址。”
\n
空翻着手机里的公交数据对比表:“西安的公交日均客流量比中山多30万,但线路重复率低,像游5路这种旅游专线,几乎不与其他线路重叠。”荧突然指着窗外,咸阳机场的航站楼越来越近,“快看!机场摆渡车是比亚迪c9,跟中山机场快线的车型一样!”
\n
办理登机手续时,阿黄特意走了人工柜台。地勤人员看到他背包上的公交徽章,笑着说:“您是公交迷吧?刚才有个西安公交的师傅也坐这趟航班,说去中山交流学习纯电动铰接车技术。”阿黄心里一动,果然在候机厅看到个穿藏青色制服的身影——正是早上307路的那位司机。
\n
“世界真小!”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西安师傅掏出个u盘,“这是我们文物主题公交的设计图,你们那边的原神彩绘太有创意了,回去我也跟领导提提。”阿黄回赠了张202路的纪念票,票面上h18的彩绘在灯光下闪着光。
\n
下午3点,航班准时起飞。阿黄靠窗坐着,看着西安的轮廓渐渐缩小:城墙像条褐色的腰带,护城河闪着银光,游5路驶过的塬上公路变成条细线。芙宁娜靠在他肩上睡着了,mixflip2屏幕还亮着,停留在延安k1路的照片——红色车身前,几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正敬礼。
\n
飞行途中,阿黄整理着这七天的收获:相机里存着42种公交车型的细节照,手机里记着13条特色线路的运营数据,笔记本上抄满了各地公交师傅的经验之谈。他翻到生哥发来的消息:“h18的铰接盘异响找到了,是轴承缺油,已经加好了,等你回来开首班车。”
\n
傍晚5点半,飞机降落在深圳宝安机场。走出航站楼时,深中的晚风带着海的潮气,比西安的干爽多了。阿黄打开手机里的“深巴出行”,买了最近一班去中山的大巴票——18点整发车,车型是纯电动金龙xmq6127。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