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手环。
\n
“快看那台!”荧拽着阿黄跑到一辆双层巴士前。这是西安仅存的几辆双层观光巴士,车身上贴满秦代兵器纹样,上层敞篷座位摆着仿青铜酒樽当垃圾桶。阿黄立刻换上长焦镜头,拍到车牌下方的铭牌:“2010年生产扬州亚星js6111shj已安全运营15年”。
\n
司机师傅见他举着相机,笑着打开引擎盖:“别看是老车,上个月刚换了国六发动机。你们南方人少见这车型吧?以前跑大雁塔专线,现在专拉游客看兵马俑外围的秦直道遗址。”他指着仪表盘,“最高时速60公里,跟你们的h18比不了,但胜在视野好,顶层能拍到骊山全景。”
\n
阿黄正爬上层拍照,芙宁娜突然喊他:“游5路的末班车是6点!再不走赶不上回市区的车了!”他匆忙拍下最后一张——夕阳把双层巴士的影子拉得老长,与远处兵马俑的穹顶构成直角,像幅未完成的几何画。
\n
返程的游5路挤满了游客。阿黄在后排找到空位,镜头里的临潼夜景渐渐亮起:公路两旁的路灯是仿秦灯造型,远处的烽火台遗址闪着红光,宇通e12的车灯在路面投下两道光柱,像在重走当年的驰道。
\n
“阿黄哥,你看这个!”刻晴递来速写本,上面画着游5路与秦代铜车马的对照图——两者的轴距比例惊人相似,车轮间距都在1.5米左右。“司机师傅说,现代公交的轮距标准,最早就参考了秦直道的轨距。”她笔尖点着铜车马的缰绳,“就像你们公交人常说的,路变了,载着人的初心没变。”
\n
车过华清池时,阿黄忽然让司机停一下。他跳下车,用长曝光拍下绿线车灯划过唐宫轮廓的画面——宇通e12的绿色车身在夜色里拖出光轨,与宫墙的红灯笼连成条黄绿相间的线,像根缝合古今的针。
\n
回到西安市区已是晚上7点。阿黄带着大家在钟楼旁的泡馍馆坐下,他掏出佳能500d,把白天拍的公交照片导进龙鳞纤维小米15spro。芙宁娜抢过手机翻照片,突然指着张游5路的内饰图笑:“你看这座椅缝线,像不像原神里的风之翼骨架?”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