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伯禽趋跪”。
西周初年,伯禽三次拜见父亲周公时因失礼遭笞责,经贤者商子以“南山桥木仰为父道,北山梓木俯为子道“的比喻点拨,次日觐见时以“入门而趋、登堂而跪“的规范动作行礼,被周公赞许得君子之教。
真正的周礼复于眼前,远比儒礼更显尊卑,儒官纷纷默然。
刘据扶起了老巨子,拉着老巨子走上了御阶,老巨子惶恐之色更重。
“你是怎么过来的?”刘据笑着问道。
“在等待。”老巨子答道。
“还能干吗?”
“能!”
“还敢干吗?”
“敢!”
“准备怎么干?”
刘据人少声轻,继续问道:“敬天明鬼?抑或告诫恶人恶政?”
“回上君,草民与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感到鬼神就在我的左右。”
老巨子道出了敬天明鬼的本质,接着慨然长叹,“只是,天道悠远,人世苍茫,幽冥万物,人却识得几多?若天无心志,人无灵魂,何来世间善恶报应?人间万事,非但个人善恶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国家兴亡,法令代谢,亦有天道感应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国家兴亡,行恶政者则亡,此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
“儒墨道法,老前辈是在说寡人治国过重法家?”
老巨子摇了摇头,“非也,草民更多的是提醒上君,草民对法家相知至深,其弊在求治太速。
然速者易苛,易入富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