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辕固生、楚国相冯唐等人都名列其中。
\n
辕固生、冯唐不必多说,公孙弘已成大汉丞相,为外朝首,而庄助,中大夫,也是中朝仅次于卫青的存在。
\n
是当初那批贤士中,刘彻最喜欢的人。
\n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帝善助对,繇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n
一个“独”字,尽显青睐。
\n
不过,在刘彻心中,那时的庄助,就连现在的庄助也比不过。
\n
刘彻不相信石庆死了,“金蝉脱壳”之术在本朝并不稀奇,关东数十万流民中,想找一个和石庆相似的替死鬼不难,焚去死尸的行径,更像是对皇帝的愚弄。
\n
是以,刘彻愤怒爆发了,连此时开口的庄助也不免有了迁怒。
\n
庄助感受到身周弥漫的杀气,跪倒道:“陛下,父一辈,子一辈,人心总是倾向于后者,没有任何一位臣子能够无视君父的威胁,哪怕是储君。”
\n
功高莫过于从龙,功大莫过于救主。
\n
谁不想在储君登基的路上帮一把,而会想着违背储君的明意?
\n
刘彻的气势一弱,没有了刚才的狂怒,深吸了一口长气,逐渐露出了一副笑脸,看着是那样的阴森,轻轻地问道:“那你呢?”
\n
庄助抬着头,直望着刘彻,“陛下,臣这身体,早已是风前烛,雨里灯,倘若哪日一睡不醒,那是臣的福分,余生之愿,为陛下竭尽心力。”
\n
生逢盛世,既是幸运,又是不幸,幸运的是平安喜乐,不幸的是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鲜有少年能成名者。
\n
建元元年,年仅十七岁的天子见到他们时,他已四十岁了,而公孙弘更加老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