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舅舅在,有大兄在,我怕什么?”刘据把卫青的话稍作改变,回道:“舅舅,‘子不类父’,太重了。”
\n
不论输赢,这样的评价不能加之在自己头上,流淌着刘、卫两家之血的储君,受不了这样的千古奇冤。
\n
卫青不再驳他,轻声叹道:“就这样上书吧,去病你写好奏疏,署上名,我再领衔上奏。”
\n
“多谢舅舅。”
\n
刘据向卫青表达了谢意,扯了扯霍去病的甲边,一同出了短兵厅。
\n
“据儿哥,这奏疏该如何写?”
\n
刘据愣了一阵子,才想起来大兄的文才学问也不高,这样事关国本的大奏是写不出来的,想了想道:“找人写。”
\n
“谁能写?”
\n
“司马相如。”
\n
“写《长林赋》那个?”
\n
“对。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写?”
\n
“会写的。”
\n
……
\n
茂陵。
\n
正在想方设法纳妾的司马相如,突然被剑架在了脖子上,于是,挥毫而就一篇雄文。
\n
“臣闻泰山之安,累壤始成;国祚之昌,储教为基。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金縢藏策,非惟尽瘁,实启成王之明睿。今储位之重,系于社稷,若使丞相兼傅东宫,则如北辰居所,众星拱卫,可葆圣朝之永固也。
\n
夫太子者,宗庙之圭璋也。玉不琢则光隐于璞,龙无导则势屈于渊。丞相乃百僚之枢,经纬天地,参知政事,三公论道,九卿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