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一百多万武装囚徒,背枪负弹,呼朋唤友,让各个基地开始弥漫起紧张的气息。
\n
于是,一项关于囚徒的处置计划,从全球高层的会议圆桌上火热出炉。
\n
“自由=开拓”,计划的内容与它的名称一样简单。
\n
鉴于在押人员在保卫基地战役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全球国家联盟最高会议决定:
\n
所有愿意为人类自由继续战斗的,允许保有武器,但必须加入由各***队骨干组成的巡守者部队。
\n
该部队将肩负两大使命:
\n
其一,在非大战时,展开小股穿插的游击战术,以各基地为跳板,向周边逐渐渗透并建立可依托的据点。一方面收集基地急需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消灭不死生物。
\n
其二,在大战时,各巡守者部队必须全力回援各基地,参与基地的防守。即便是无法及时返回的,也必须在敌人后方策应打援,配合主力作战。
\n
此计划坚持自愿的原则,凡不愿参加巡守者部队的,则必须要交出枪械,继续在羁押区执行各自的刑期。当然该刑期已经根据其在防卫战中贡献的大小,做出了适当的减免。
\n
而参加巡守者部队的,在巡守者任务结束时,不论他们曾犯过何罪,都将获得自由。
\n
假若只将“自由=开拓”计划,从历史中剥离出来,它所体现的领导智慧很难让人相信,其后一连串的败笔也是源自同一群人之手。
\n
基于当时的斗争和敌我态势,公允的讲,该计划使人类对行尸的战争,从被动防御变成了主动防御。
\n
甚至还比较灵活的利用了敌方提出的“适度自治”条件。
\n
不管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