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里飘起了红绸,主席台上作为军队标志的金星下面多了一个鲜红喜字。
\n
因为宝藏高原整体上地广人稀,军区驻地周边百公里内,面积够大、能算得上礼堂的地方不多,军区礼堂成了军人集体婚礼、重大庆功庆典的唯一选择。
\n
后来延展成劳军慰问演出、军民节庆文艺汇演、面向军民一体的讲座、培训及中央会议宣讲借用。
\n
再后来,随着军属越来越多,再加上和平年代久了,军人子弟二代、三代不断繁衍生息,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周围除了邻居就是战友、同学,一呼百应、一拥而上,人头攒动很快就达到一定规模。
\n
总有人家会遇到下雨下雪怎么办呢?也记不清是谁家脑袋灵光,先起得头:
\n
咱借用下军区礼堂吧,正所谓军民鱼水情,风雪无情人有情。
\n
于是当老百姓家里有大事儿,且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军区礼堂就成了候选项。
\n
外地人不好理解,宝藏高原军区驻地这种远离都市、环境恶劣的地方,常驻人口增长真有那么夸张吗?
\n
这里就有些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吸引力选项了。
\n
首先因为驻地环境恶劣,所以国家规划保障优先供给。军地两套系统一同发力,通往宝藏高原驻地的火车、汽车、运输机甚至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川流不息,各地物产畅通无阻而且物价便宜。
\n
其次凡驻扎宝藏高原的人,大多只进不出。一部分重点保密单位的科研人员、专家肩负使命,基本是既来之则安之,而绝大部分驻藏的官兵则是呆几年就自愿把军属迁过来安家落户。
\n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鼓励驻边的教育等扶持政策。
\n
其一、这里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学有艰苦地区加分政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