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济民之志,他科举出身,办事得力,曾数次上书揭郑直斋之过。封小勾作为捉不良帅,正是荀鹏的得力助手,郑直斋乃争权,遂杀之而后快。”
薛白终于开口了,道:“说事就说事,你故意一直提他们的出身,是在揣摩我的好恶?”
“臣不敢!”
元载这人就是欠教训,总是要敲打几下才会老实。
但他办事确实是得力,脸皮也厚,忐忑不安地认了罪,很快又继续提出他的主张。
“臣只是看那辛氏只身跋涉,入京告状十分触动。若非有大冤情,她何以至此?臣请重审封小勾一案,倘若他真是无辜的,该还他一个清白,也得告诉为天下兢兢业业做事的官吏,朝廷法度严明!”
元载之前就试探过薛白,知道薛白虽然不让他借着灭佛排除异己,但却允许他一点点地把地方上的敌对势力除掉的。
等到薛白登基以后,改税制是必然的,那些不支持薛白而坐拥大量田地的世族到时就是阻碍,当然得提前做准备。
但在薛白看来,此事又不这么简单。
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兼并土地的世家大族虽然不支持他,却是忠于大唐社稷的。相反,那些寒门庶族起家的节度使、军阀反而是分裂大唐,引起动荡的元凶。
寒门庶族在崛起,在反抗世族,甚至可能在往后的两三百年间不断地消除世族。可他们没有凝聚力、没有领袖、没有纲领,只有通过不断的造反来完成取代世族的任务,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力不断地消耗,大唐不断地衰弱。
所以,薛白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地消灭世族,因为没有了世族传承文化、保护中枢政权、稳定秩序,情况只会比五代十国还要更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