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就在东宫的大礼告成之后,这年秋天,杜有邻收到了一封请帖。
“秦淮河畔,白鹭洲头,金陵诗会,稽候贵降。”
再看下面的落款,却是“右谨具呈,王昌龄札子”。
杜有邻当即重视了起来,询问了一番。
原来,王昌龄致仕归隐嵩山之后,忽然怀念起曾经在江宁任县尉的时光,遂以老迈之躯又跋涉江陵。
而时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的李白也不愿待在长安,辞官游历天下,说是要出海远洋,见识天地尽头的风光。
王昌龄与李白在金陵相遇,江南文人们认为是胜事,便以他们的名义办了一场文会。
杜有邻如今因为天子的诗写集注而在文坛颇有地位,少不得要前往。
~~
十月,金陵。
秦淮河流水潺潺,夫子庙前人影交织。
文德桥上,一对男女正在眼泪汪汪地话别。
而更多的人则是围在夫子庙前,伸长脖子看着旁边院子里正在举办的文会。
因报刊与造纸的兴起,使得本就诗文璀璨的大唐更加文风昌盛,便是没读过书的市井小民也能念几首诗,凑个热闹。
“看,‘四夔’来了。”
“那是谁?”
“寄居于江宁的四个名士,韩会、卢东美、崔造、张正则,皆是一时俊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