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朝廷那边在南诏丢了两万多的精锐,再加上之前汉源一战,西川敢战之军大多残破,这种情况下,朝廷必然要从各藩再抽队精锐,重建西川武备。
别看南诏现在要求和,可朝廷根本不敢让西川空虚,且不说西川是朝廷的钱袋子,就是作为长安的外围防线,就不容有失。
而现在朝廷能抽调的兵力能有哪里?朝廷以前有三条忠犬,分别是天平军,忠武军还有河东军这还是赵怀安从十三叔那边听说的,十三叔说,大唐魔下除了神策军,就数这三藩最为听话丶
敢战,凡用兵,必从这三藩抽队出界。
当时赵怀安还问过,为什麽没有宣武军呢?不是说有十万吗?
然后咱们的十三叔就说了个让赵怀安印象特别深的话:
「宣武军?这些人守守河道就行了,打仗?他们十万人,连忠武军的一个州都打不过!说到底呀,人有钱了,就难拼命了!」
可现在这三藩什麽情况呢?天平军残破,忠武军一半多的人被抽调在曹州,就剩下个河东军,
又能抽多少人呢?
所以,如果不出所料,朝廷必然是要从中原忠武军中抽调兵马的,到时候,这中原局势要更加糜烂。
赵怀安从后世那麽多的历史故事中晓得,就是这种打民变军,就是要快刀斩乱麻,一旦拖下去,本来是个部分溃烂,最后都得成半身不遂。
想到这里,赵怀安的内心就紧迫起来。
本来他还打算韬光养晦,在后头苟,可要是朝廷这麽快就崩了,他还咋苟?
至于杨复光心心念念的招抚草军?赵怀安是一百个觉得不靠谱。
这仗打到现在,你杨复光说招抚,那沂州那边的宋威,还有他们那边的诸藩军是个啥?
所以一旦杨复光走招抚路线,就必然要和宋威发生路线冲突。
哎,真为难啊!
此刻,赵怀安只觉得自己也是个微操大师。
既不能让朝廷真灭了草贼,也不能让草贼这麽快就掀翻了朝廷。然后他还要在杨复光和宋威之间踩钢丝。
看来,后面得和张龟年他们几个开个小会,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现在,他们这个小利益集团也有集团自觉了,很多问题都能一起讨论讨论。
这边赵怀安在想着,忽然那边的张承业,也借着酒意,壮胆问了句:
「赵刺史,你想做什麽?」
赵怀安愣了一下,那边吆喝的保义将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