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卒和数百保义军附军们,直接战死三百六十二人,伤二百二十人。
那些主攻此城的曹州草军的确善战,而是更善于撤退。
当北边战场卷起漫天烟尘时,这些东城的草军就果断鸣金收兵,并往东撤退。
虽然最后已经攻上城的数百草军老卒被丢弃在了城上,但其主力却成功摆脱追兵,顺利向东边的曹州城退却。
甚至此部还在过程中,又接收了几支濮州草军的突骑,一边撤还一边收拢残卒。
可即便如此,一开始奔来的王进和霍彦威依旧打算衔尾追击,纵是追到曹州又如何?旷野之上,追数千残卒,那不是手拿把?
但赵怀安却制止了二将,只令他们收拢和击溃北面战场之草军,而不对已撤走的曹州草军发起追击。
说白了,赵怀安很清楚自己攻击的限度在哪里,养寇自重只是常规的手段,最深层的原因还是,他需要草军这样一股破坏力量,只要他们将中原各藩打得七零八碎,他才能在犁好的土地上重新耕种。
而另外一方面,保义军野战鹰战日久,也并不适合再追击,毕竟战场风云变化,谁晓得附近会不会有其他地方的草军赶到?
先将嘴里的肉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
虽然寿州县卒的关系依旧在寿州,但赵怀安依旧给这些人一笔抚恤,不仅他们的衣袍丶刀剑会被收好,寄送回去。
而且还专门为他们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
赵怀安就是让那些难民们看到,只要跟着他赵大干,不管你是不是编制属在保义军,那就是他赵大的人,他就给你体面!
现在,赵怀安就在举行唐时最盛大的五礼之一,凶礼。
礼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从呱呱坠地到娶妻生子,再到生命的尽头,其中尤其是葬礼对唐人最为重要。
事死如事生,葬礼不仅仅是给逝者一个体面,更是给生者一个怀念他的最后时刻。
而对于赵怀安来说,给为他战死的兄弟们一场严肃的葬礼,不仅是他的承诺和交代,更是将保义军的义理之魂注入所有人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
所以当赵怀安昨日要给死难的兄弟们准备一场庄严的葬礼时,全军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由老道士朴散子负责主持,一切活动的典仪和物资,都由他全权负责。
这种事别人都插不上手,因为礼这种事情整个流程都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人来弄,不然弄得不伦不类,你以为是创新,在别人眼里,这却是轻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