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财用,北衙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
具体来说就是左右神策军中尉,以及左右枢密使,而这也是外朝常称呼的四贵。
在职责划分中,左右神策军中尉分别领左右神策军,掌握长安最大的军权,而这也是宦官们能独立于皇帝而成为朝廷政治一级的根本原因。
而左右枢密使呢?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南衙的那些门下们,他们是地方和皇帝之间的桥梁,而皇帝又不怎麽理事,所以也基本就相当是宦官集团插手地方的权力机构。
而对枢密院们来说,向他们直接负责的地方是谁呢?
那就是遍布在天下大小四五十个藩镇的监军使们,还有关内的数十个神策城镇,
正是有这些小百人的监军使们源源不断上奏而来的各类奏表,朝廷,或者直接就是宦官集团们,才能对地方有足够的了解。
而这四五十个藩镇监军使们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其中排在第一列的就是西川丶淮南丶
河东三镇监军。
这三地向来称为宰相回翔之地,也就是说这三镇的节度使在罢镇之后回朝廷,基本都是担任宰相,而宰相罢职后也一般出任此三镇的节度使。
而同样的,对于宦官系统,此三镇也为四贵之回翔之地。历代淮南丶西川丶河东的监车使在回朝后,都担任禁军中尉丶枢密使。
除了这三镇为独一档外,四五十个藩镇中能称呼为雄藩的又是这些几个,他们要麽是军事重地,如宣武丶天平丶昭义,要麽就是浙西这些财赋重镇,这些地方的监军使一般品秩都很高。
再往下基本就是一些为天德军丶寿州等都防御使丶都团练使处所置监军,这些人的地位是不能和藩镇相比的。
至于再下面的神策城镇的监军就更不用提了,基本都是一些由八丶九品刚入仕的小宦官充任。
换言之,此时坐在赵怀安面前的这位杨复光基本是大唐权力机构的第二梯队,真正可以定赵怀安生死的人。
而现在,赵怀安就如鱼肉一般躺在这位大权宦面前。
其实赵怀安哪里不晓得进来后的危险?
可这会和在陈州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会他身后就是大军,他就算真的得罪了那位忠武军的崔节度,可一个文人领军又能对他这样的实力刺史能如何呢?
可此时就不同了,他和一班保义将都在汴州城,一旦真的让那些宦官们动了杀心,他们这些人直接就要被一锅端。
而且好死不死,随赵怀安一起进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