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人,人生地不熟,反而要靠拢在自己身边。
当然,到时候,赵怀安肯定还会招一些唐人做门徒,这样更放心。
所以对于鲜于岳的好心提醒,赵怀安虽然不能照做,但心里还是感动的,他有心避开这个话题,便问了刚才心中的一个疑惑:
「老岳,你刚才说的韦公是何人呢?」
很明显,鲜于岳被赵怀安这句话给问懵了,他看着赵怀安那清澈的眼神,只觉得如鲠在喉。
不过边上赵六倒是兴奋,他一拍手,大大咧咧道:
「赵大,你是不知道啊,韦公可是额们关中人的骄傲,是京兆韦氏郿城公房的,那地方额去吹过白事,气派得很。……」
赵六这一讲就是一路,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涉及自己的「光辉」事迹,但还是在最后说了韦公的姓名。
所谓韦公,正是韦皋,据说是德宗朝就做了剑南节度使,把持蜀中二十多年,在当年就是假蜀王。
不过更多的,赵六就说不上来了,毕竟年代那麽久他层次又低,哪知道这些。
所以,后面这一路,更多的是鲜于岳在补充,说了韦皋在蜀的功绩,言语间很是推崇这位节度,说有唐以来的蜀中节度使,韦皋称第一。
贞元四年,他于清溪关大破十万吐蕃兵;贞元十七年,更是主动攻蕃,转战两千里,击吐蕃军十六万,破七城陷五镇,俘民户三千丶活捉蕃兵六千丶斩首万馀。次年更是再败吐蕃援军十万,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
用鲜于岳的话来说,那一战直接把吐蕃的骨头都打断了,此后七十年不敢拥兵南下。而现在的南诏,在韦皋时期更是恭顺得和羊一样。
最后鲜于岳颇有点真情流露,说道:
「设使韦公尚在,其威略素着,恩威并施,南诏何敢衅兵,构祸西南?」
这边鲜于岳说得口若悬河,赵怀安本该是听得入神的,可忽然看到边上摇头晃脑的赵六,脑子里一个恍惚:
「这老六业务倒是丰富,走南闯北的,看来这唢呐还是吹得不错的,以后有机会也给咱吹一吹。」
但赵怀安马上就意识到不吉利,连连呸呸呸。
不过鲜于岳说的这些,也的确让赵怀安大长见识。
因为在他印象中吐蕃不是很猛吗?几次杀得老李家丢了长安,仓皇逃跑。没成想在蜀地被打成了死狗?
乖乖,这个韦皋是真猛,看来中晚唐也是有人物的,不能小觑啊。
不过在听的时候,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