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主流文学的排斥,我们得想办法从反思文学里杀出条路来。”
“我有一个土办法,先提高稿费標准,把千字8元提升到千字10元,先吸收稿件,再做筛选。”
几个编辑坐在一起侃侃而谈,给许朝写信的金童也在其中。
金童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认为,射鵰虽然是很有代表性的武侠作品,但毕竟是老作品了,前后相隔二三十年,思潮有很大不同。”
有编辑嗅觉灵敏,一下子就想到了最新投到社里的:“你是指那个括苍山恩仇记吧?是个不错的作品。”
“我有一个想法,如果连载反响好,能不能加上其他渠道一起,加大宣传力度?”
一个老资歷编辑扶著眼镜笑了:“弘扬武侠之风,你我当共勉之,先看这部小说的连载反响吧,如果好,社里为它增刊一两期也是小问题,最近也有不少射鵰的老书粉要求杂誌加大发行力度,一举两得。”
“哦,对了,老金,这个恩仇记的作者你负责多联繫,看这个名字不像是文学圈子里的老资格,如果是个新人,就多培养培养,必要的时候面谈也好。”
“这个我知道。”
……
列车停在bj站,许朝一下车,立刻想起了一个70后作者写的一本中篇小说集,叫《啊,bj》。
它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这时候新世纪第一年的第三个月了,bj正值沙尘暴的高峰,手伸出车窗外,抓哪一把都是乾涩粗糲的空气。”
几人坐公交车前往北影厂,张桂兰很有东北人的热情品格,积极给许朝介绍哪儿是大前门,哪儿是东四,哪儿西四,吃饭可以去爆肚冯东来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